發現同行的選品毛利高、成本低,FBA到倉第一天就出單,亞馬遜該如何選品?
主題:和同行交流,發現大家選品的毛利都很高,40%多50%的毛利,中低客單價,貨值成本低,體積小,而且很多都是FBA到倉,第一天就有6-10單自然單的。
問題產生的緣由和背景:
本人借鑒同行的選品經驗,選了一些產品,但是往往自己選到的產品,都有5個以上的賣家在賣,而且有些賣家的價格更低,自己的產品沒什么優勢。
產品上線前,圖片、A+都做了。FBA到倉后,新品沒有review,只有開自動廣告時才有廣告訂單,acos高得嚇人,每天零零散散幾單,基本上是虧本給姐夫送錢,無奈之下又只能清庫存。
和同行交流,發現大家選品的毛利都很高,40%多50%的毛利,中低客單價,貨值成本低,體積小,而且很多都是FBA到倉,第一天就有6-10單自然單的(無review)。想來想去,終究是選品這關沒有過。
通過以往失敗的選品經驗實踐下來,我覺得選品最終還是要看主要關鍵詞的搜索量(結合趨勢)和毛利這2個指標,搜索量巨大,沒有壟斷的類目/產品,大家都可以分羹,毛利率足夠高,可以有更多的操作空間和利潤(體積要小)。頭部listing的review數量幾千上萬個,都沒那么重要。
現在很迷茫,要怎么提高選品成功率?
以下是寧波**公司運營經理的回答:
針對選品這一塊,我這邊細分給你講一下哦,你需要考慮幾個重要的點:
一、首先是亞馬遜的選品思路需要考慮的幾個點:
1.本土化,當地買家喜愛的產品
2.要以數據為基礎,一定要做市場調研
3.要有合適的體量,大賣選大體量,小賣選中小體量
4.要以盈利為主,不要去做低利潤率的產品,沒有意義
5.要從其他賣家那里優先分析買家的痛點和賣點;
二、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這里需要考慮幾個點:
1.是否有自己的工廠或者是否有低價貨源
2.是否有自己的團隊配置
3.自己的資金量有多少
4.是否有自己熟悉的產品或品類;
三、根據產品的布局定位你需要考慮幾個點,你想要做的產品是以下哪種類型的:
1.周期性產品(節日類,季節性產品,這類產品一定要提前進行布局)
2.普通常規款,一年四季都可以賣(這種一般體量是比較大的,競爭也激烈,很有可能有壟斷趨勢)
3.網紅款:這種是在不經意間火爆的,也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蕭條的4.爆款:爆款一般是打造出來的,高利潤,高體量,有差異性,需要一定的資金和供應鏈支持;
四、接下來開始說一下選品的幾個方法:
1、BS選品法:前臺的新品榜,Movers&shakers,心愿榜禮品榜,這里都都是一些剛上架有潛力的產品;
2、產品拓展法:基于之前的一些大賣的產品,去進行一定程度的升級和優化,對于小賣來說有一定難度;
3、眾籌選品法:將你挑選的有意向的產品或者類目放在眾籌網讓當地買家進行投票選出。幾年前就有大賣是這樣的方法;
4、選品工具:Jungle Scount;賣家精靈,歐鷺;
5、熱點捕捉法:去關注當地的新聞,娛樂頭條,網紅的推薦。比如去年的總統選舉,就有很多人去做那個支持的旗;
6、展會選品法:線上和線下的展會都去關注一下,很多新品都是供應商自己開發出來的,屬于一手貨源;
7、優秀店鋪復制法:可以直接找該類目下的大賣的店鋪,去復制他們的產品,借用他們的品牌知名度,降低一點價格可以分到一點羹;
8、ARA數據:找服務商去爬取大賣或者中小賣的后臺數據,有些未上架但是已經發貨的產品可以下載過來進行參考。
這里需要說一下產品開發容易進入的誤區:
①選品貪多貪全;
②盲目追求獨家,硬要搞差異化 ;
③選品數量過少,吊死在一棵樹上。
對于中小型賣家比較適合的產品:利潤率40%左右;類目或產品無大賣壟斷趨勢;體量相對不是很大;有溢價空間;近三年內都在增長的;首頁的星級數沒有大于1K,首頁大賣數少于5個,最好是規避紅海產品。
以下是廈門某公司資深運營的見解:
單從你提供的信息來看,我覺得不僅僅是選品上的問題,在運營推廣上的節奏把控是可以優化的。都知道選品重要,但選品和推廣是相輔相成、互相影響的。選品之后對產品的定位、以及如何通過listing的圖片文案去展示產品的定位也是非常重要。 推廣沒有固定模板,推廣思路應該是取決于根據產品定位制定的計劃以及推廣過程中節奏的精準把控和調整,選品ok 推廣跟不上也是難搞。
先看下關于推廣這段的內容,我覺得在推廣這塊是有很多可以做的內容。
上線前圖片,A+該做的都做了---圖片和A+是根據競品做的差不多的?還是明顯有差異化的?說這個的原因是市場大部分大家的圖片都是參考競品做相似的,這樣不會出大問題,但是也削弱了listing的獨特性。我之前的經驗看,和市場上競品做相同的產品,但是整套圖片和A+全部換新的思路,產品是會比競品有競爭力。
FBA到倉后,新品0review,要開自動廣告才有廣告訂單,acos奇高無比,每天零零散散幾單,無奈之下又只能清庫存---從這里看,感覺推廣更多的是被動的接受結果,沒有主動去干預調整節奏,從0開始肯定難,前期數據差其實也是在期望之內,更多看長期規劃,畢竟引流的方法也不局限于站內廣告。利潤這塊也是前期犧牲利潤,等起量后期補足,都是可以規劃好做的。
再來說選品,大方向上說選品有市場和有利潤肯定是充分條件,但只有這兩個點肯定是很泛的,我覺得在選品之前可以認真想想這幾個點:
1、對品類有一個詳實的市場調研,清楚體量、主流產品和它們的打法、痛點、趨勢等信息;
2、根據市場需求還有自己的資源挑出一些選品,把產品的競爭力包括賣點和利潤列出來,同時也列出現有我方能給到的資源;
3、根據選品和你有的資源,預想下這些選品的定位、能做的一些打法、會遇到的問題和對應的預案,我覺得這個需要不斷更新和不斷試錯來積累經驗。
我覺得如果在運營和市場上再深耕一些,后續再看市場和選品的時候,能更精準找到什么產品是有機會的、應該怎么打,什么產品是有雷點,在現有條件下不能做的。
看到這里,今天的分享就要告一段落啦,希望得到更多關于亞馬遜廣告系統性學習知識的賣家朋友們也可以私聊、評論小億,了解最新廣告課程資訊哦!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