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3月份出口額超過了深圳,還在中外媒體引發廣泛關注。從行業來看,越南農產品行業和服裝制造業出口勢頭強勁。中越兩國在出口上合作多于競爭 中科大科技與戰略風云學會副會長陳經表示,深圳和越南的出口不具可比性。陳經解釋稱,越南很多出口來源于中國制造業轉移,在越南組裝完后,仍然面向歐美市場。
從出口規模到增速,越南都超過中國深圳。國際輿論場上一些人將“投資熱土”“未來世界工廠”等名號與越南關聯起來。甚至國外有聲音認為越南或在一定程度上將成為中國制造業的補充或替代。事實究竟如何?
農產品和服裝出口勢頭強勁
越南自3月放開入境限制,出口漲幅顯著。越南3月份出口額超過了深圳,還在中外媒體引發廣泛關注。
數據顯示,深圳3月出口約1200億元,同比下降14%,而越南3月份出口額折合約2275.7億元,幾乎是深圳的兩倍,同比增長14.8%。市場預期越南2022年貿易總額或達到7000億美元創新高。
從行業來看,越南農產品行業和服裝制造業出口勢頭強勁。農產品方面,出口增速達到了約18-19%。服裝制造業方面,得益于歐盟市場的服裝需求、中國的棉紗進口需求,以及國內疫苗的快速接種,當地許多紡織企業訂單甚至已排到今年第三季。
開放入境有利接單
今年來,越南放開入境限制、國內供應鏈擾動,確實有利越南訂單的承接。國內訂單流出壓力,除了工業和制造業產能利用率下降,能源及原材料價格暴漲,疫情導致的運輸困難,運費暴漲外,越南為首的東南亞國家的壓力也是短期干擾。
相反,今年出口的核心風險在于全球外需的下滑,而非訂單外流。目前歐美經濟本身已度過高點,高通脹和央行的集體緊縮進一步帶來需求的負反饋,外需拉動或進入一段低谷時期。
三方面原因促出口猛增
越南政府從今年3月份開始將疫情“常態化”處理,繼而在5月15日宣布入境該國無須核酸檢測的政策。據此帶來的經濟“觸底反彈”也是顯而易見的。
越南一家外資服裝企業的負責人表示,自今年3月以來,他所在的企業訂單數增加一倍,保守估計生產到今年第三季度沒有任何問題。另據越南工貿部2022年第一季度的統計顯示,美國成為目前越南最大的紡織品出口市場,進口額升至43.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25%。
越南近期出口增長顯著還有以下三點原因:
第一、此前很多受疫情嚴重沖擊而停滯的領域,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產能加速恢復,經濟指數明顯增長;
第二、很多企業積壓大量訂單,在計算經濟指數時也都計入當前時期,因此從指數上看回升顯著;
第三、越南積極吸引外資,在外資準入、營商政策和人力成本等方面具有優勢。
越南替代不是當下出口核心風險
那么,越南會成為中國制造業的補充或替代嗎?
中國對于越南依然是“巨無霸”的存在,總量和產業鏈均有優勢。中國的出口規模遠勝越南,這其中很大部分和中國地域、人口相關,另一部分和中國獨一無二的產業集群相關,中國多年的基礎設施、產業鏈、供應鏈投資。這些因素越南在短期無法進行替代。
中國更多在產業升級方向側重,類似服裝和電子行業,未必全是替代,而是外溢。據悉,越南出口的增加不是全面性,更多是承接美國份額,同時我國對其出口也在增加,在越南投資建廠的不只是歐美企業,還有很多中國企業。這一方面說明中國企業在向東南亞擴展;另一方面也暗示中國產業的升級,將國內“淘汰”的低端制造業轉移至東南亞。
從政策導向上來看,一方面,中國在優質的基礎設施與產業集群的基礎上,向“制造強國”發展;另一方面,中國對創新、對高端技術自主研發的重視,也讓中國向“創造大國”方向走去。無論是現象上,還是政策上,中國的目標已不再僅僅是“制造大國”。
全球貿易格局決定了越南很難重走中國的道路。在某種意義上,越南的確在走中國走過的路。但是二者的國際背景卻大不相同。中國制造的發展是在全球化的熱潮之下進行的,而越南的發展則是以美國掀起的“去全球化”熱潮為底色。
無論是將工廠遷回美國為美國創造更多工作的政策導向,還是降低對單一國家進口依賴度的方針,都決定了越南只是短期的一種替代選擇,而并非具有中長期的優勢。
今年出口的核心風險在于全球外需的下降,而非訂單外流。
我們傾向于認為,越南對我們的替代只是短期干擾,國內出口下半年的系統性風險仍然來自外需的走弱。
目前歐美經濟本身已度過高點,高通脹和央行的集體緊縮進一步帶來需求的負反饋,外需拉動或進入一段低谷時期。
中越兩國在出口上合作多于競爭
中科大科技與戰略風云學會副會長陳經表示,深圳和越南的出口不具可比性。實際上,越南早在2019年第一季度出口便開始領先深圳,但當時大家并沒有關注。今年以來在中國外貿承壓的輿論環境下,大家開始對一些數據敏感。
與輿論的關注點不同,陳經認為,越南與深圳甚至中國在出口上合作多于競爭,甚至某種程度上越南出口是“嫁接”在中國制造業產業鏈條上的。
陳經解釋稱,越南很多出口來源于中國制造業轉移,在越南組裝完后,仍然面向歐美市場。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中國和越南是合作關系,中國提供生產設備、各種原材料部件,越南則在生產成本上提供優勢。
陳經表示,中國與越南在產業鏈條上所占據的位置是明顯不同的,合作與互補還是雙方經貿往來的主流。
越南并不能替代現在的深圳,上述深圳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沒有想過把公司搬到越南,現在生產基地在東莞,因為這邊配套比較齊全,到越南萬一當地配套不行,我們的投入就會打了水漂”。
關鍵詞:訂單外流,可以這樣看…,中越,陳經,進出口,市場,行業,歐美,中國制造
上一篇:藍牙耳機FCC認證 申請操作流程是什么?FCC-ID需要什么資料 下一篇:歐稅通成為亞馬遜SPN服務商,并完成在亞馬遜重要布局!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