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VAT緊逼,美國電商稅出臺,平臺”高壓線”增多,2019年會是跨境電商的寒冬嗎?跨境賣家該如何破局
前兩天和一位做跨境電商的朋友一起吃飯,聽他吐槽這兩年跨境電商行業的種種不如意,以往及其自信的小伙子最后也不得不感慨”大環境真的變了,多了制度和規則,他這種’野蠻生長型’玩家已經快跟不上市場的發展了”。
他的這種狀況也代表了當下許多跨境賣家的處境,市場環境變化太快導致無所適從。
從18年年初開始,中國的外貿環境就不太安寧。美國的貿易大棒到處揮舞,繳得全球市場貿易市場不得安寧,中國成為美國揮舞貿易大棒的主要目標,從最初的短暫交鋒到后來大打貿易戰,這一次對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下一次又對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中國的反擊建立”平等原則”的基礎上,絲毫不示弱。中美貿易戰開打,做美國站的跨境電商賣家也跟著提心吊膽,關稅提高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輸美的商品。好在中美貿易戰風波在經歷了半年的動蕩之后趨于緩和,在跨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現在美國又開始征收”電商稅”,”網店”相較于實體店的價格優勢被大為削弱,這才是最讓那些做美國站的跨境賣家擔憂的事。
從18年初開始,歐洲也開始頻頻找事。4月,《2018年英國財政法案》生效,法案規定,如果英國稅務及海關總署(HMRC)發現在英國儲存商品的非英國企業違反英國增值稅VAT注冊要求,電商平臺須根據相應要求停止該企業在其平臺銷售商品。此外在英國存儲商品或銷售額超過7萬英鎊的非英國賣家成為新法案重點褥羊毛的對象,除非證明他們已注冊并支付了英國的增值稅,否則將被相應地追繳稅款。以英國增值稅20%的標準稅率計算, 店鋪較為普遍的月銷售額大概10萬美元,需要繳納2萬美元的稅,如果你的店鋪正常運營一年,就要被追繳24萬美元,這讓中小賣家壓力山大。
上萬個亞馬遜英國站賬戶因為未及時上傳VAT稅號被封,甚至連自發貨賣家也未能避免。其它歐洲國家也步步緊逼,德國稅務局發起了”殺一儆百”的封號行動,清退部分賣家以敦促其它賣家上傳VAT稅號。如果賣家上傳VAT稅號,就要補繳高額的稅款,這對很多中小賣家來說都是不小的壓力,如果重新注冊一個賬號,意味著之前所積累的客戶以及過去為引流所耗費的營銷費用都打了水漂。
在歐美各國相繼出臺要求向賣家征收電商稅后,電商平臺也不得不配合當地稅務局的要求,及時清退那些偷稅漏稅且不遵規則行事的賣家。在各個電商平臺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如何確保用戶增長并留存是電商平臺的當務之急。所以平臺必定會提高準入門檻,規范市場的行為,更多的讓那些能夠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的商家去面向消費者以提升平臺的聲譽和流量,營造更健康的電子商務環境。
電子商務平臺現在對違規店鋪的處理越來越嚴格,封店的”高壓線”很容易觸碰到,比如產品與listing展示的區別較大、客戶投訴比較多、業績指標差、侵犯知識產權等。
這個完全不用擔心!
中小賣家依然是各大平臺的重點,幾乎占據80%的份額,電商平臺還要依靠這些中小賣家去攻城拔寨,開掘新市場呢!只是跨境電商的紅利期已過,”野蠻型”賣家被平臺逐漸擯棄,產品質量和服務才是保證賣家能夠踏踏實實發展的王道。
如果跨境電商賣家繼續按照以前的路子走,道路確實艱難,因為大環境在變,你不變就是坐等被淘汰。
那么如何變,有兩條路,一條是堅持扎根主流平臺,做精細化運營;一條是在新興市場尋求出路。
之前聽說過以一位跨境電商的賣家,做了亞馬遜一年多,日穩定收入兩千美金。他從入行開始變堅持走精細化運營之路,沒有刷過一單,就靠4條listing走到現在。完全靠實力說話,這樣的賣家本身對平臺和客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獲取的流量是最穩定的也是最有價值的。時尚大賣SheIn,足夠專注于時尚女裝,幾乎把產品質量和服務做到了極致。不擴充任何品類,沒有一件男裝、童裝或者家居用品;沒有大規模的擴展計劃,而是始終堅持堅守兩三萬的SKU,你可能會覺得這個數字很驚人,要知道,做快時尚品牌,因為產品的不斷迭代,商家一般都有幾十萬的sku的。SheIn的成功證明了專注和不擴品類和SKU、不妥協質量,是絕對行之有效的。
全球電子商務的新興市場就像中國十年前跨境電商開始興起的時候,人們普遍對”網購”充滿好奇和躍躍欲試的渴望,只是他們已經相當熟悉互聯網,對產品質量和服務的要求更高。
布局新興市場的巨頭資金實力雄厚,新興市場人口結構年輕,對互聯網的接受程度高,普遍喜歡”網購”這種新事物,如果能從這些新興市場入手,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也許是一個新的轉機。
中東市場的群眾是真有錢。有一個小故事,有賣家給中東商家賣一件1700美金的衣服,然后賣家算了一下運費有差額,就跟買家說你能不能補一點運費,然后買家打了1000美金過來,還問:夠了嗎?中東地區土豪多,但是他們輕工業不發達,生活用品、服裝等輕小產品基本全靠進口,有錢都沒地方花。
再拿東南亞來說,阿里在東南亞布了一個大局。從平臺到支付再到物流,沒有阿里投資不到的地方,如今這個局即將布好,相當于電子商務的基礎建設就要完成,未來幾年一定是東南亞電商發展的黃金期
所以,2019年不要說跨境電商不好做,那是因為你還沒學著轉型,適應時代的變化趨勢。大潤發被阿里收購的時候,其創始人說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話:”我戰勝了所有對手,卻輸給了時代。”時代在拋棄你的時候,是不會跟你揮手再見的,我們只有努力看清局勢,尋求自我轉型和突破才能不被時代所拋棄。
跨境電商剛剛起來的時候簡直就是一臺大功率”印鈔機”,幫助很多人創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話。那個時候,你去批發市場隨便買點東西,不用懂跨境電商,不用懂英文,把產品弄上線就能爆,凈利潤也相當的高,基本都能賺到錢。
很多跨境賣家懷戀零幾年的時代,跨境電商市場就像一片尚未開發的沃土,等待著冒險家前來挖掘埋在地里的寶藏。沒有規則的約束,沒有土地所有權的歸屬,你想怎么挖在哪里挖都憑借個人看法。新財富就在那里,只要你去挖。懷著忐忑心情進入到這個市場的探險家很快就從中掙到讓他們滿意的財富。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進入到這個市場,人多就容易導致”無序甚至野蠻競爭”,沒有規則和制度的約束,這個剛開發出來的市場很可能在激烈的廝殺中變得滿目瘡痍,最終消亡。平臺和相關政府機構出臺更為嚴苛的管理規則和制度是順勢市場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及時清理之前積累的問題,讓那些愿意遵守規則的人走得更遠。
【以上圖片取自網絡,侵權請聯系作者(微信號:liuxuan12417)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