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授信策略原則上應根據客戶在跨境電商產業鏈所處地位、所提供服務、信貸資金用途、還款來源等提供風險可控的信貸產品。
鑒于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銀行必須順應電子商務行業金融服務需求,同時跨境電商行業客戶具有“輕資產”、“三流合一”等特點,決定其金融需求與眾不同。銀行參與跨境電商金融服務,實質上包括兩部分,一是提供各類支付結算類服務,如開戶結算、賬戶管理、轉賬匯款、繳費支付、投資理財、銀行卡、在線收付款、在線結售匯等;二是信貸支持,如貸款、在線貿易融資、在線供應鏈融資等。下面就銀行對跨境電商客戶授信策略作簡要探討。
銀行授信策略原則上應根據客戶在跨境電商產業鏈所處地位、所提供服務、信貸資金用途、還款來源等提供風險可控的信貸產品。
平臺類客戶融資管理尚處于摸索階段,在行業劃分、信用評級和授信管理等方面亟待突破。諸如天貓國際、亞馬遜、全球速賣通等純電商平臺,其盈利模式為向買賣雙方提供信息發布和撮合交易服務,并收取一定服務費,不涉及貨物交易,具有前期投入大、輕資產等特質。
平臺類企業資金需求主要為前期平臺建設投入以及日常維護費用,除前期平臺建設可能需要較大資金投入外,一般不需要融資;同時評級時如采用傳統批發類客戶評級模型,評級結果不符合現有準入條件,需進行契合跨境電商客戶特征進行信用評級模板的改造和創新。如平臺建設需要融資,鑒于不確定因素較多,相對風險較大,而且從目前行業現狀看,亞馬遜、天貓國際等平臺由于介入早,已處于行業壟斷地位,后入者欲虎口奪食會非常困難,應慎重介入;如確需信貸支持,首選股東背景強大,資金實力雄厚行業龍頭企業;同時要分析平臺撮合交易量、服務費規模、資金用途等,關鍵是能否實現平臺現金流控制,即服務費收入能夠控制和監管;額度上應控制在總投資50%以內,股東自有資金投入不低于總投資50%;同時鑒于跨境電商平臺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特征,一旦投資失敗將血本無歸,故風險緩釋措施將非常重要,原則上應優先選擇優質資產抵質押,第三方保證企業選擇應慎之又慎,原則上不考慮。
跨境電商企業,是跨境電商行業中規模龐大的主體,業內并無明確的判定標準與統計口徑,其在銀行辦理業務的流程和方式也與傳統進出口企業無明顯差別,其實質上是商貿批發零售企業,一般具有盈利不穩定、資金難以監管等風險;一般企業融資需求具有“短、小、頻、急”特點;行業、客戶、產品準入可參照零售批發企業標準。以建行為例,建總行2016年下發《中國建設銀行零售行業授信工作方法》,根據不同類型零售企業商業模式的特點,將零售企業劃分為四大基本類型和五大衍生類型,共9類,并分別建立評價標準,提出相應的產品配置建議。
在企業授信總量測算上,針對多數零售企業輕資產的特點,以現金流為基礎核定承債限額。但目前銀行對零售批發零售企業行業、客戶、產品等政策上限制較多,信用評級等級普遍較低,一般信貸審批較難通過。
對大中型電商客戶,風險上應把握兩方面:
一是企業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有一句很經典的話:過去零售業最貴的是地段,現在最貴的是流量,未來最貴的是鏈接。目前對跨境電商企業而言,產品、流量、物流是體現電商競爭力核心三要素,具體包括旗下平臺注冊用戶數量、在線產品SKU數量、月均活躍用戶數、重復購買率、流量轉化率等指標。
二是能否控制企業銷售回款現金流,這其實是與所有信貸客戶管理要求一致,企業現金流量如果能被我們持續跟蹤、掌控,企業經營好壞就能被我們獲悉,便于我們及時調整信貸策略,防控化解風險。
三是優先選擇線上、線下加物流融合在一起新零售企業,其代表未來電商企業新趨勢,具有較強生命力。
跨境電商企業數量龐大,是銀行金融服務不可或缺客戶群體。對如何服務跨境電商企業,目前各家銀行推出不少產品,如華夏銀行“電商貸”、建行“善融e貸”、招商銀行“閃電貸”、廣發銀行“流水貸”等,信貸審批核心是依托大數據,通過與掌握電商核心數據的第三方公司合作方式,通過強化準入、線下調查、交叉驗證、數據適時采集與跟蹤等方式進行風險識別,注重便捷、時效、小額,基本以信用為主,隨借隨還,年化利率一般為8%-9%,上浮較多,但比較網商銀行電商貸款(年化利率在10%以上)、銀行信用卡(年化利率高達18%)仍具有利率優勢,但從整體看,銀行仍無法與擁有大數據支持的網商銀行競爭。
如2017年建行浙江省分行擬創新產品“跨境電商企業訂單貸”,重點支持跨境電商出口項下境內生產備貨融資需求,放貸審核核心是借款人在跨境電商平臺的交易流量記錄和收匯流水記錄。但缺點是未能實現線上自動審批、自動放款,貸款時效性、簡便性不足,且不能實現動態監控,最終該信貸產品認知度、規模度、風險可控性有待推出后經過實踐檢驗。
在“互聯網+”浪潮下,銀行應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按京東金融官方數據,截止2017年3月,京東供應鏈金融已累計服務超過10萬家企業,累計提供2500億元貸款。供應鏈金融的最大優勢是通過電商平臺快速獲取供應鏈內部交易和資金鏈核心數據,掌握供應鏈融資過程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通過大數據應用,準確判斷借款企業還款能力,解決金融核心業務的風險判斷和定價問題。與傳統金融相比,供應鏈金融不再單純看貸款企業的財務報表等靜態數據,而是對企業的動態經營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將貸款風險降到最低。
但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必須解決“互聯網+”問題,必須讓融資企業在線上完成自助申請貸款,平臺實時審批,自動放款,自動還款。阿里小貸、京東“京保貝”供應鏈金融迅速發展得益于業務全部通過“互聯網+”實現。銀行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應該是不錯選擇。
因提供服務不同,應結合提供服務類型,費用如何收取、何時點收取,服務是否有競爭力、是否壟斷、資金用途等具體分析,根據需求配置合適信貸產品,客戶、產品準入可參照所屬行業,但核心依然是能否掌控企業信息流、物流、現金流。
對各類服務中介企業,目前金融需求主要集中在備付金托管、貨幣匯兌、資金清算和投資理財等方面。對目前具備一定規模、與大型電商平臺有穩定合作基礎、服務量較大、具有穩定經營現金回款中介服務企業可給予與經營相匹配信貸支持。如某行給予信貸支持連連銀通電子支付有限公司,作為支付規模同行業第四,跨境支付清算業務同行業第一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提供第三方支付渠道及跨境業務清算支付服務,其盈利模式為支付通道手續費?;跐M足服務客戶需求,將結算資金支付從T+N變為T+0(前提是銀行已確認付款,交易糾紛與公司付款無關),從而產生備付金墊付需求,因備付金不足進而產生臨時信貸資金需求;因跨境支付清算業務產生非融資性保函需求;該行給予法人賬戶透支額度和非融資性保函額度給予支持,較為切合客戶實際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