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人關于合同詐騙怎樣去防范
合同欺騙要如何防備?做到“六審”,確是防騙的良策。六次檢驗辦法如下:
1、審核簽訂合同的對方當事人是否具有合法資歷。要做到“三看”:一是看當事人的法人、法人組織是否具有法人資歷(即對其是否有國度規定的審批程序進行審查的經濟組織、有無法人章程、有無營業執照和法定地址);二要意見人是否是從事自己的業務而簽署經濟合同的當事人;以及是否有法定代表人的“授權委托書”。如果是,還要參考“授權委托書”中的委托事項和委托權限。通過“三看”,得到確定答復,即具有法律資歷。
2、審查合同對方是否有才能實行合同。
也就是,另一方實行合同責任的才能(包含資金、信貸、技巧程度、生產才能、原材質和能源供給、產品德量、流程等等)。要做“四查”:①查閱簽字人的身份證、工作證等證件;②與簽字者面對面洽談,現場視察;③通過各種情勢調查對方的姓名、單位、住所、單位附屬關系、經濟性質、資金、裝備、技巧才能、業務規模等;如有須要,可以函電等方法調查對方的上級單位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3、審查合同內容(條款)是否符合國度法律和政策請求,是否符合國度好處和公共好處。
4、審查合同的簽署是否遵守“平等、自愿、公平、老實信譽、守法、不傷害社會公共好處的原則”。
5、審查合同的內容(條款),例如:標的、數目和質量、價款或酬金、結算辦法、實行的期限、地點、方法、違約義務以及其他必要條件是否完備、完全、明白、詳盡。
在應用示范案文時,應依據示范案文逐條審查是否填寫;當事各方通過協商達成協定的條款,應該審查保證條款是否完全、內容是否具體和可操作。看產品德量的條款是否包含技巧尺度、性能尺度、特定尺度代碼。對產品在安裝運行后才發明其固有質量問題,異議的條件和時光限制在合同中是否明白規定。每個條款,條款越具體越好,評審斟酌要嚴密,假想要全面,不怕繁瑣,防止主條款不齊而引起合同欺騙事件。
6、審查合同的情勢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要看各項手續是否齊全,字跡精確,數字精確,應用法定計量單位,語法是否規范。合同條款應多應用陳說句,謹嚴應用限制詞較多的句子,以免發生歧義,保證合同的嚴正性、周密性,減少合同糾紛,并有效防備合同欺騙。
此外,如檢查涉外買賣合同,除上述六種情況外,還應審查外方公司(企業)名稱、國籍、法定地址、總資本、經營規模、公司章程、在其國度或該地域注冊的文件、公司(企業)最近的資產負債表等。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ESG跨境電商觀點或立場。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ESG跨境電商聯系。
二維碼加載中...
使用微信掃一掃登錄
使用賬號密碼登錄
平臺顧問
微信掃一掃
馬上聯系在線顧問
小程序
ESG跨境小程序
手機入駐更便捷
返回頂部